22

2025

-

08

催化剂行业硝酸钠废水零排放:超滤 + 二级反渗透 + EDI + 电渗析工艺

作者:


  在催化剂生产行业中,硝酸钠废水的处理一直是环保与资源回收的关键难题。传统处理方式往往难以兼顾高效净化与零排放目标,而一种创新的组合工艺 —— 超滤 + 二级反渗透 + EDI + 电渗析,为这一困境提供了卓越的解决方案。

超滤作为整个处理流程的首道工序,发挥着至关重要的预处理作用。它以压力为驱动力,利用孔径在 20-1000A° 的膜,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杂质、胶体、细菌等物质有效截留。通过超滤过程,能显著降低废水的浊度和大分子有机物含量,为后续处理减轻负担。例如,在一些实际项目中,超滤可使允许进水浊度达 50NTU 的废水,处理后出水浊度降至 0.1NTU,极大改善了废水水质,保障后续膜处理单元的稳定运行,防止其被大颗粒物质堵塞或污染 。

经过超滤预处理的废水,随后进入二级反渗透环节。二级反渗透借助压力使水分子透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反渗透膜,可有效去除水中 98% 以上的溶解性盐类以及 99% 以上的胶体、微生物、微粒和有机物等。一级反渗透产出的水进入中间水箱后,由水泵加压进入二级反渗透进行二次过滤,进一步提升水质纯度。该工艺在电子、医疗、食品等对水质要求极高的行业纯水制备中应用广泛,在催化剂行业硝酸钠废水处理里,能够深度脱盐,大幅降低硝酸钠等盐分含量,产出满足回用标准的高品质水,部分产水可回用于生产环节,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。

EDI(电去离子)技术紧随二级反渗透之后,它巧妙结合了离子交换树脂与电渗析技术的优势。在直流电场作用下,水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阴阳两极迁移,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层时被吸附去除,同时树脂通过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实现连续再生。这一过程无需使用酸碱进行化学再生,不仅避免了酸碱污染,还能将水中的离子杂质进一步深度去除,产出近乎超纯的水,确保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催化剂生产对用水纯度的严苛要求,为产品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。

电渗析则主要聚焦于硝酸钠等盐分的浓缩与回收。在电场作用下,硝酸钠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迁移,通过选择性离子交换膜,实现硝酸钠与水及其他杂质的高效分离与浓缩。例如在稀土催化剂行业硝酸钠废水处理中,采用均相膜电渗析装置可将 3%-5% 的硝酸钠废水浓缩到 20% 以上,然后进入蒸发系统进行后续处理。该技术对原水预处理要求较低,能适应不同浓度和成分的硝酸钠废水,有效减少进入蒸发系统的水量,降低蒸发能耗与处理成本,同时实现硝酸钠的资源化回收,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。

通过超滤、二级反渗透、EDI 和电渗析这一系列紧密协同的工艺,催化剂行业硝酸钠废水得以实现零排放目标。不仅高效去除了废水中的污染物,回收了水资源,还将硝酸钠等有价值的盐分进行浓缩回收再利用,极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,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用水成本与原材料消耗,为催化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,在环保与经济领域实现了双赢局面,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示范。